不出中国所料,美日达成协议,日本大臣高兴没多久,噩耗就来了
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7月22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宣布,美国已与日本达成贸易协议。按照协议,美国对日本征收的关税从之前威胁的25%降至15%,日本承诺向美国投资5500亿美元,同时开放汽车、大米等商品市场。特朗普认为这是极限施压的成果,对此十分满意。负责谈判的日本经济再生担当大臣赤泽亮正,第一时间在个人社交媒体发布白宫照片,宣布完成国民任务。作为石破茂心腹,他觉得把关税谈低10个百分点就是胜利,言语间颇为得意。
这份让双方短暂高兴的协议,没撑过3小时就遇冷。日本国内民调显示,78%受访者认为协议会损害日本经济,仅10.7%觉得有积极影响,8.8%认为影响不大。大量日本民众表示“感觉天都塌了”,认为这是继“广场协议”40年后,日本再次对美重大妥协。民调结果让日本官员没了庆祝心情。美方也开始担忧,民众反对可能倒逼石破茂慎重推进,协议能否持续成疑。
石破茂(资料图)
7月23日,石破茂作出回应。他会认真听取协议简报,必要时亲自与特朗普商谈;会仔细研讨协议内容,再判断是否需要辞职。这说明协议尚未正式签署,且他已将自身去留与协议挂钩。此前日本参议院选举中,自民党所在执政联盟失利,党内多人要求石破茂辞职,他以美日谈判为由拒绝。7月23日有消息称,他计划8月底前表明辞职意向,还将与麻生太郎、菅义伟和岸田文雄三位前首相会晤寻求理解。不过很快有日媒报道,其辞职消息不实,仍有意留任。
石破茂能成为首相,一定程度是因为自民党没人愿收拾烂摊子,且党内缺乏能与特朗普打交道的人,只能让他“背锅”。上任后他多做两不得罪的事,但在关税谈判中确实据理力争,把关税从25%压到15%。协议中5500亿美元投资承诺,更像空头支票。2017年特朗普访问沙特时,沙特承诺购买1100亿美元武器并投资2000亿美元,实际执行率不足20%。今年5月特朗普二访沙特,沙特承诺四年投资6000亿美元,特朗普却称可能达1万亿美元,而这相当于沙特2024年GDP,显然不现实。
展开全文
石破茂(资料图)
这些投资多为意向协议或重复计算,哄特朗普开心成分居多。抛开投资承诺,日本在谈判中也有收获。暂时保住了汽车在美国市场,驻日美军费用、汇率操纵等敏感问题未出现在协议中。但石破茂无力解决日本国内问题。参议院选举失利后,自民党执政联盟在众参两院均失多数席位,这是自民党成立70年来首次。选举失利与人口老龄化、产业竞争力下降、长期通缩及自民党政治丑闻等有关。即便石破茂辞职,新任首相也难改现状。
自民党执政联盟已失国会多数席位,若在野党团结,新任首相是否出自自民党存疑。且日本深层问题非换首相能解决。历史上,美国曾通过1985年《广场协议》逼日元升值,导致日本出口崩盘、泡沫经济破裂,陷入“失去的三十年”。如今这份协议被视为翻版。日本向美投资5500亿美元,90%利润回流美国,相当于给美国“输血”;开放大米市场冲击日本农业,此前相关关税高达700%;汽车关税降至15%,但日本车企可能扩在美工厂,本土生产线或裁员关停。
石破茂(资料图)
当前日本经济本就虚弱。燃油车是支柱产业,却被新能源汽车挤压市场。过去量化宽松印发的大量日元,前些年通过投资美债、欧洲等流出获利,近两年大量回流引发国内通胀。协议若引发日元升值,将加剧日本经济困境。美日协议影响不止于两国。特朗普也曾威胁对韩加征25%关税,日本“妥协”后,韩国谈判筹码大减,韩媒哀叹“三星要准备好替日本交下一笔保护费”。
同日,菲律宾与美签下更不利条款,对美零关税开放市场,却承受19%报复性关税。“美式同盟”实则“账单分摊计划”,除美军保护费,又添贸易保护费。对中国而言,日本处境可能带来机会。日本车企为规避关税、降低供应链成本,或选择中国优质低价供应链。中国早对特朗普“对等关税”作出判断,认为这是针对全球多数国家的破坏性、不公平且不得民心的贸易策略,并呼吁各国警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