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互联网平台 涉税报送新规

Connor 火必交易所 2025-07-25 4 0

为营造线上线下公平统一的税收环境,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一项新政策近日出台。

6月23日,国务院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下称《规定》),要求互联网平台企业按季度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等涉税信息。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首次报送将在今年10月份开启。

司法部、税务总局有关负责人解读称,《规定》施行对平台企业以及绝大多数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税负不会产生大的影响,税负不会变化。但此前存在隐匿收入等情况的部分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将按照平台企业报送的涉税信息依法纳税,其税负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由于平台经济呈现出强流动性和高虚拟化特征,如果互联网平台企业不向税务部门报送经营者身份、收入等信息,税务部门监管难度就很大,一些人如网络主播等借此隐匿收入从而偷漏税,造成国家税收流失,最终影响老百姓切身利益。

中国政法大学财税法研究中心主任施正文表示,在全球范围内,出台法律明确规定平台企业的涉税信息报送义务已成为一种广泛认可的国际通行惯例。

2019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明确,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按照税收征收管理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向税务部门报送平台内经营者的身份信息和与纳税有关的信息。在这条规定之下,税务机关前期组织部分平台开展了涉税信息报送试点工作,为制定《规定》奠定了基础。

结合试点情况,在深入调研、广泛听取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税务总局会同市场监管总局研究起草并完善了《规定》稿,并在去年底公布了《规定(征求意见稿)》对外公开征求意见。

《规定》明确了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报送主体、报告要求、报送内容、免予报送情形、服务措施、信息保存及安全、相关法律责任等内容。《规定》称,互联网平台企业应当于季度终了的次月内,按照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的具体类别和内容,向其主管税务机关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以及上季度收入信息。

“按照这一要求,《规定》施行后,互联网平台企业将于今年10月份第一次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国家税务总局正在加紧制定有关配套公告,细化首次报送涉税信息等具体安排,并将‘点对点’对接互联网平台企业,做好政策解读与培训辅导。”上述税务总局负责人称。

根据《规定》,存在未按照规定的期限报送、提供涉税信息,瞒报、谎报、漏报涉税信息,拒绝报送、提供涉税信息等情形,由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2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

《规定》实施后,对各方税负有何影响备受关注。上述负责人称,互联网平台企业只需依法履行涉税信息报送的程序性义务,其自身税负不会变化。平台内绝大多数合规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税负不会变化。平台内众多中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从业人员因可享受税收优惠,其税负不会变化。如,商户月销售额不超10万元可享受增值税免税优惠政策,综合所得年收入不超过12万元的平台内从业人员,在享受各项扣除后,也基本无需缴纳个人所得税。

西南财经大学教授汤继强认为,对平台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自身运营而言,报送涉税信息仅是在其既有业务开展基础上附加合规的程序性动作,不涉及经营模式、市场策略调整,更不会影响其收入、成本和净利润等指标。

目前我国平台内从业人员近1亿人,主要集中在外卖、出行、配送、货运、家政等领域。《规定》明确,互联网平台内从事配送、运输、家政等便民劳务活动的从业人员,依法享受税收优惠或者不需要纳税的,不需要报送其收入信息。吉林财经大学税务学院院长张巍表示,《规定》出台不会对各类“小哥”、家政人员的日常工作、收入和税负产生影响。

上述负责人称,《规定》实施后,此前存在隐匿收入等情况的部分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将按照平台企业报送的涉税信息依法纳税,其税负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少数高收入且低纳税遵从度群体的税负将提升到正常合规水平,这是维护税收公平、营造公平竞争环境的应有之义。”中央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院长樊勇称。

比如,此前一些网络主播通过信息差来隐匿收入偷逃税,而随着《规定》实施,平台企业会常态化报送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身份信息、收入信息等数据。

评论